4日,市水務局發布武漢市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三年計劃”成果:超額完成原定1160處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任務,累計完成改造任務1200處,共47萬戶160萬人受益。
硚口區長豐街天順園北社區天順園9-10組團二次供水改造泵房內部。

天順園北社區天順園9-10組團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末,2298戶,小區存在供水管網及設施老化、動力不足等問題。
2010年,張良才與家人搬進天順園10組團9棟7樓,入住不久,用水問題就慢慢顯現。“我家一共五口人,每天晚上到了用水高峰,水龍頭里就沒有水,熱水器也打不著,總是得等到九點多鐘,家人才能排隊開始洗漱,等最后一個人洗漱完都12點多了。”張良才說,為了保證日常生活用水,小區里很多高層住戶都自己安裝了水泵增壓,自己家里的廚房和廁所則是常年接著兩桶水,以備不時之需,“現在打開水龍頭,隨時就有自來水嘩嘩流出,方便多了。”
2021年8月23日,天順園9-10組團開始進行二次供水改造施工,內容包括更換庭院地管、新裝樓內立管并實施一戶一表,拆除半地下室泵房及鋼筋混凝土水池,在原址新建土建泵房及不銹鋼水箱、安裝智能化加壓設備并實施遠程監控管理。記者在現場看見,原來的老式泵房已變為180噸的大水箱,一旁的新建泵房內,6臺泵機正在快速運行。
“項目開工前,我們協同街道社區在小區內設點進行宣傳,了解居民意見。”武漢市水務集團石勁松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他表示,為了在改造期間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改造工作第一項就是建立臨時泵房,確保拆除舊泵房時社區不會停水。并且每天向社區提交第二天施工計劃,保證小區道路交通正常運行,“完工至今,新建泵房加壓設備運行狀況良好,一旦出現水壓異常、電壓不足等問題,工作人員會及時上門解決”。
據武漢市水務局供用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工作的完成,有效推動了武漢市實現“抄表到戶、計量到戶、服務到戶”,形成了權責明晰、管理專業、監管到位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新格局,解決了我市部分老舊小區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的用水安全問題,有效提升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今年,我市將持續推進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初步計劃改造200處。目前這項工作正按程序申報、擬納入2022年市政府民生實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