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是供水的“最后一公里”,涉及城市供水安全,是長沙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推進既有小區品質提升的重要內容。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長沙市城區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把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實事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亟待實施的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工作。目前已有365個小區列入重點改造計劃,改造后將提升居民用水舒適度,不斷提高市民生活用水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365個小區列入重點改造名單,計劃3年完成
目前城市居民住宅小區供水只有低層用戶用的是直供水,高層住戶使用的水是通過蓄水池或水箱采取水泵加壓方式分送,也就是二次供水。但由于部分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年數已久,供水管道老化,水壓不夠,水量較小,給居民生活帶來一定不便。長沙市2013年至2017年累計完成城區自來水戶表改造58萬戶,投入資金約25.52億元。
根據《方案》,此次改造以居民住宅小區或總表后集群用戶為單位,按照用戶的整體意愿來推進戶改,激發居民參與改造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小區關聯單位支持、參與改造工作。針對亟待實施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的小區,合理制定改造計劃,分期推進,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改造工作。
改造實施范圍主要為長沙城區未完成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存在供水安全隱患突出、用戶改造意愿強烈、漏損嚴重、水費糾紛突出等問題的小區。經摸排,目前共有365個小區列入重點改造名單,涉及約17萬戶;后續有符合要求需進行戶表改造的小區,按程序申報后將補充列入改造名單。改造項目實行申報、審核、備案流程,按照調查評估、工程施工、竣工驗收的步驟實施。
將實現“一戶一表、水表出戶、供水企業結算到戶”
改造資金從何而來?根據《方案》,將科學確定改造目標,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根據小區環境改造難易程度,合理制定改造方案。由政府主導,通過政府補貼、企業自籌、用戶出資等方式籌措戶表改造資金,共同分擔改造費用。
具體而言,用戶、區級財政、供水企業按照3∶3∶4的比例進行分擔。用戶出資部分通過自籌方式籌措,或其中屬于共用設施設備改造的按規定通過一般程序啟用小區物業維修資金。改造取費標準參照原戶改投入成本的標準,按4000元/戶計取;其中用戶出資費用按1200元/戶計取用戶出資總金額,區級財政補貼部分按1200元/戶計取,改造資金不足部分由供水企業兜底解決。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戶表改造由供水企業根據小區現狀,因地制宜制定改造實施方案,由各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進行審定。改造完成后,二次供水設備設施將實現“一戶一表、水表出戶、供水企業結算到戶”,實施專業化管理,確保水質、水壓符合國家、行業標準。住戶可以享受階梯式水價政策并直接向供水企業繳納水費,而不是向物業繳納。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運行、維護的監管,建立二次供水水質監管體系,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來源:長沙市住建局_綜合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