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不吃飯,能活14天;但要是不喝水,僅僅只能活7天。
學過生物的都知道,人體三分之二都是由水組成,水是我們人體重要組成成分。
正因為水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實際上水才是人體內最重要的宏觀營養物質。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水補, 水是百藥之王”,健康生活應由“飲水”開始。

健康飲水
vol.1
晨起先喝水
早晨起來先喝水,是因為經過了一個晚上的新陳代謝,身體流失了不少水分。尤其是夏天,整夜開空調睡覺的我們,水分流失更多,起床后常會感覺口干舌燥。
及時補充水分,不僅能彌補睡覺代謝失去的水分,還有助排便,預防感冒,咽喉炎等功效。
對于一些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晨起喝水還能有效稀釋血液黏稠度,防止血管粥樣硬化,形成血栓等情況。
vol.2
飯前適量喝
誰說喝水就不能減肥?
科學表明,吃飯前半小時喝一杯溫水,稀釋多余的胃酸,可以增加飽腹感,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當然,大量喝水來緩解饑餓感同樣是不可行的。
人體一天正常補充的水分是1500-1700ml,但并不意味著怎么喝都可以。
短時間攝入大量的水,會造成血液稀釋,從而降低血漿滲透壓,引發眼壓升高,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常見癥狀為頭暈目眩,嘔吐等。
vol.3
喝得太急、太快
現在天氣越來越炎熱,人體出汗多,很多剛工作完或剛結束運動的人,口干舌燥,一拿起水,就忍不住“咕咕咕”一通猛慣。
其實,這樣做不僅“傷心”還傷腎。
運動后馬上喝水會導致體內血容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臟負擔。
而且,大量的水貯留在胃中,還會影響膈肌升降,使人產生胸悶、氣喘等不適感。
所以一般建議運動完不馬上喝水,而是先坐下來休息10分鐘后再喝水,給身體一個緩沖時間。
vol.4
少量多杯
飲水時應注重少量多杯,每杯200毫升左右,這樣體內的水分會達到相對平衡,可以有效保證進餐時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