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燃氣管網綜述城鎮燃氣管網建設是指在城市和城鎮地區規劃、設計、建設和維護一套完善的燃氣輸配管道系統,以滿足居民、工業和商業用戶的燃氣需求。這一系統通常由以下幾個關鍵組成部分構成:燃氣輸送管道、城市燃氣站(包括城鎮燃氣門站、儲配站和調壓站)、城市燃氣管道網絡、用戶連接。

城鎮燃氣管網行業相關政策梳理
管道事故頻發和人口增長對管網覆蓋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原有地下管線發展以普查為主,進入“十三五”后,國務院、住建部等多部門均提出發展智能管網,實現城市地下管網的信息化管理和運行監控智能化。通過管網信息化,幫助政府在掌握管網系統現狀,摸清管線設施的具體位置、系統類型及連接關系基礎上,同時利用監測功能準確了解管網排水、排氣等規律,及時掌握管網運行狀況,從而在遇險時及時做出應對措施。

城鎮燃氣管網產業鏈
城鎮燃氣管網工程行業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工程機械、管道材料等)供應商、工程承包商等。下游天然氣的終端用戶包括城市居民、工商業用戶和電廠等其他用戶,城市居民用戶一般來說對天然氣的需求較為穩定,而工商業用戶所處行業的景氣程度、工商業用戶對天然氣作為能源的認知度等均會影響城市燃氣消費的需求。

從下游來看,2021年我國城鎮燃氣普及率達到98.04%,比上年增加0.17個百分點;其中管道燃氣普及率79.84%,比上年增加2.00個百分點。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4個省(市)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100%;江蘇、河北、安徽、廣西、海南、福建和山東7個省超過99%;湖北、新疆、陜西、江西、廣東、重慶、四川、山西、內蒙古、遼寧、寧夏、河南、湖南、甘肅14個省(區、市)和新疆兵團超過95%;吉林、青海、黑龍江和貴州4個省超過90%;云南和西藏不足80%。燃氣供應量方面,2021年,全國城市人工煤氣供氣總量18.7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9.1%。天然氣供氣總量1721.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1%。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860.7萬噸,同比增長3.2%。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城鎮燃氣管網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城鎮燃氣管網行業現狀分析從國內城鎮燃氣管道長度及新增來看,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城鎮燃氣管道總長度約為98.9萬公里,新增城鎮燃氣管道長度約為4.78萬公里,隨著我國城鎮管道燃氣普及率快速提升,未來市場新建將有所減少。市場價格方面,2022年我國城鎮燃氣管網新建市場均價約為52.32萬元/公里,維護市場均價約為1.71萬元/公里。

整體從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我國城鎮燃氣管網行業市場波動性變化,2022年市場規模下降至419.3億元,同比下降30.0%,主要是城鎮燃氣管網新建市場大幅下降。市場結構細分方面,國內城鎮燃氣管網維護支出占比大幅提升,2022年維護市場占比達到40.4%,預計未來維護市場規模占比將保持穩定提升。

城鎮燃氣管網行業發展趨勢
2022年5月10日,國務辦公廳發布《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面摸清城市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底數的基礎上,馬上規劃部署,抓緊健全適應更新改造需要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快開展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徹底消除安全隱患。2022年抓緊啟動實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項目。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務。具體來看,國家要求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對象,應為材質落后、使用年限較長、運行環境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城市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和設施;合理確定更新改造標準;組織開展城市燃氣等管道和設施普查;編制地方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方案。同時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同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加強管道和設施運維養護。

隨著我國的地下管網建設及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管道老化和破損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多,為了避免管道破損導致的嚴重后果,需要有計劃地對管道進行日常檢查與維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65.22%,較2021年提升0.5PCT。地下管網建設方面,2021年全國共有各類地下管網333.4萬公里。我國地下管道滲漏率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以供水管道為例,目前國內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仍有11.95%,距離2025年預期的9%要求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未來城鎮燃氣管網將進入存量市場維修養護重要階段。

(文章來源:智研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