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舊改就已是社會熱點。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不斷加持,2024年以來,以舊改為大背景的新一輪改造浪潮已經到來,其中上海、江蘇、廣東、四川、浙江、北京等多省市展開新一輪行動, 在小區改造推進的同時,以公共空間為主的城市更新持續落地,針對老舊街區、公園、商業項目、廢舊工廠等進行改造升級與業態調整。
舊改對裝修與材料市場的助推作用顯現,僅是管道行業,2023年的數據顯示,財政部對管網相關領域合計下發的投資和補助已超千億元。而住建部相關負責人2024年初表示,未來我國將每年改10萬公里以上地下管線。2024年管網改造或超2000億元,管道建材和工程服務全鏈條企業預期獲益。
多項政策加速舊改市場裝修產業迎來新局面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2021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關于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設施建設的通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要求的通知》。 上海市《關于加快推進本市舊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見》等都出現了跟舊改密切相關的內容。

以上政策內容大概涉及:
1.推進城鎮適老化改造,支持裝修等領域經營主體拓展居家適老化改造業務
2.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和局部升級改造,支持采用裝配化裝修模式。
3.鼓勵企業開展舊房翻新設計大賽,展示升級改造優秀案例,打造舊房裝修和局部改造樣板間。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大面積實施,為裝修、管道、防水材料、涂料、照明等企業提供了訂單來源,為業績穩定甚至增長創造了條件。
住建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全年實際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7萬個、惠及居民897萬戶。其中,各地新改造水電氣熱等各類老化管線7.6萬公里。
管網建設的龐大市場
結合國務院發布的《城市燃氣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及部分省份的情況,建成20年以上的管網屬于主要改造對象。援引住建部數據,不考慮過往拆改的情況下,我國建成20年以上的供水、排水、燃氣、供熱管道的長度分別為35.84萬公里、21.89萬公里、14.79萬公里、7.7萬公里。加之供熱管網改造和新建管廊,其市場空間無疑更大,為管道建材和重點參與的工程服務企業貢獻業務增量。
從品質到交付管道企業擁抱新形勢
舊改市場的特殊性,要求企業在經營層面做出調整,從戰略、產品、終端、渠道、運營能力等關鍵點入手,構建適配的競爭力,進而在舊改大潮中搶占更多份額。
戰略方面
需要制定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市場的戰略目標,配備所需資源,包括組建舊改團隊,借助經銷商渠道、競標、聯合開發等策略挖掘訂單。
產品方面
根據舊改場景打造適配的產品與套餐,提供從拆舊、設計、施工等一站式服務,創造優質體驗,進而最大程度激活業主需求,獲得認可。
終端方面
深入社區布局,以社區小店、進駐社區五金店、小區團購等形式,切入水電改造業務,觸達家裝零售客戶,挖掘舊改流量。
渠道方面
目前來看,以經銷商作為主要銷售網絡,同時對接裝企、水電工等渠道資源,搶占舊改流量入口。
運營能力方面
舊改常見的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供熱和燃氣管道、室內的水電等改造,屬于隱蔽工程核心部分,其影響面大,重要性突出,難度也較大,對管道品質與水電工的能力要求更高。
高品質交付兩個關鍵點
一、管道品質的升級
例如供熱管道的節能環保、燃氣管道的安全、供水管道的健康等,同時所有管網均需考慮耐用性。
從舊改的管道選擇來看,塑料管、不銹鋼管等均有用武之地。以供水管網為例,會用到PVC、PE、PPR等塑料管道,以及球墨鑄鐵管、不銹鋼管等金屬管道。如果是建筑內部給排水管道改造,可能給水傾向于PPR管道等,排水使用PVC管道。建筑外的雨污排水管溝可能使用雙壁波紋管等。如果是油氣管網、污水處理等,又有一些專用品類,例如RTP玻纖管。企業有必要根據各省市舊改對管道的選擇情況,結合不同場景應用的需求,進而選擇優勢管道品類進行重點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管道品牌都將在2024年6月3-5日上海管
道系統展齊聚亮相,包括玫徳雅昌、純雨、銘仕、革升、吉益等不銹鋼管道品牌,東方雨虹、公元、索邦、豐果、倍德洛等塑料管道品牌,均持續提升管道品質,以品質優勢搶占市場份額。
更多推薦品牌

二、施工交付能力
在管道品質基礎上,施工交付能力更是面臨新的考驗,對水電工的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管道企業通過專業培訓、現場指導、內部比賽等多種方式,賦能水電工的技能升級。

2024年6月3—5日上海管道系統展上,柒分家裝水電產業聯盟與荷瑞展覽將聯手舉辦“柒分杯”水電工技能大賽100進18的進階賽暨頒獎盛典,以此促進水電工技術成長、挖掘更多優秀水電工匠技能人才,也讓更多優質產品可以鮮明的體現隱蔽工程美學,搭建推動新產品、新技術、新品牌的技能展示平臺。
同時,2024年6月3日上午,將舉辦“2024全國柒分家裝水電工高峰論壇”,從施工技術、實操難點、產品應用、營銷管理等不同維度入手,組織專業分享,破解難題。
從公共設施到老舊小區的改造,從外部環境到業主家庭的改造,客戶對工程交付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電工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這將是未來的常態。面臨新的需求,身處新的環境,水電工群體與管道企業都迎來了新機遇,同時,也是一次充滿挑戰的能力迭代。